2025年9月8日晚,太阳成集团tyc122cc“鹭岛哲谭”第394期《哲学要素论—哲学研究生的必学之论》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特邀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郑伟平老师主讲。讲座由tyc122cc太阳成副院长常旭旻组织,2025级研究生班主任杨昊老师主持,2025级硕、博新生以及部分其他本科、研究生同学参加。

郑伟平老师讲解了一种系统的哲学研究方法论——系统要素论。借助该方法论,研究生通过完成从事哲学研究所要求的自我训练,能够快速进入专业化规范,同时,在区分不同写作类型的基础上,能使专业写作更具备研究性。
讲座伊始,郑伟平老师从“何为研究?”切入,指出作为专业的哲学与哲学兴趣两者的不同。结合他自己的求学经历,郑老师指出,作为专业的哲学要求“从个人经验归纳上升到系统专业教育”,即应该通过多种手段使自己快速专业化,完成从命题知识到研究能力知识的转变。进而,郑老师进入到“如何做哲学研究”的研究要素方法论介绍。
在“如何做哲学研究”的问题上,郑伟平老师首先对哲学写作中的“3R”做出了区分:“Report”指以个人感受和工具性阅读为主的读书报告;“Review”指重构以及评论;“Research”指检查理论和观点以寻求更好的方案。只有将“3R”结合起来的写作才是一种具有研究性的哲学写作。其次,哲学研究要求以扎实的文献综述作为起点,同时写作应具备读者和评审的双重视角。在此基础上郑伟平老师拆解了“问题——方法——结论”的研究三要素,详细讲解了从研究主题、问题、选题到研究方法、思路与目的的技术性操作流程,指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研究是在多种研究要素的合理组合下,能够完善前人工作或启发后人的研究。最后,郑伟平老师还通过范文解析讲解了研究要素论运用中的常见问题。

在互动环节,同学们踊跃提问,郑伟平老师就如何进行学术写作训练、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比较,以及怎样解析摘要等问题进行了回答,并指出卓越源自于习惯,通过“刻意训练”的方法,每位学生都能缓缓而进,做出扎实而精彩的研究。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
(供稿人:黄成达、王一名)
(责任编辑:郑学颖;初审:鞠芳;复审:常旭旻;终审:叶荔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