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6日,“2025生活哲学研究学术论坛”在太阳成集团tyc122cc成功举办并圆满闭幕。本次论坛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太阳成集团tyc122cc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,tyc122cc太阳成承办,以“AI时代的哲思智行:人工智能与生活哲学的共生未来”为核心议题,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生活哲学研究的新方向与新路径。

太阳成集团tyc122cc科研院院长薛秀军教授、太阳成集团tyc122cc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许斗斗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黄威教授、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陶火生教授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永杰教授、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路强教授、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嵘均教授、tyc122cc太阳成副院长薛子燕副教授、刘荣军教授、王阳教授、黄俊维副教授、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张灯研究员等数十名省内外专家、学者、老师、同学出席了开幕仪式。开幕式由中心主任许斗斗主持,薛秀军院长和薛子燕副院长做了开幕式发言。随后,黄威教授和黄俊维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《赓复与重构:文化哲学视阈下美学乡村的三重逻辑》、《从神秘力量到认知功能:运气概念在生活哲学中的自然化进程》的主旨发言。
论坛采用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形式,在7月5日至6日期间共举办九场专题活动,包括三场学术报告会和六场主题讨论会。学术报告会邀请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马丹博士、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欧阳嘉欣老师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施欣博士、湖北文理学院喻长友博士、江苏大学文学院王烜副教授、香港大学文学院王榕浩硕士,以及tyc122cc太阳成硕士研究生杨宇池、许雪晴、陈璐、本科生郭思语,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姬雨蘅等青年学者进行研究成果分享。
“主题讨论”场次则以“数智异化与人本价值”“唯物史观与生活学”“人工智能与生活哲学”“AI时代与主体性伦理”“当代生活与传统哲学”,以及“技术感知与智能哲学”为主题,开设6个分论坛。本次论坛缩短报告时间,增设相互提问的环节,依次由付前英(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、雷翰奇(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)、王立鼎(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、吴镝(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、雷子安(浙江大学哲学学院)、周静(tyc122cc太阳成)、周婉燕(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、贺胤杰(tyc122cc太阳成)、杨雯靖(长安大学人文学院)、张宇(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)、邓亚(tyc122cc太阳成)、王睿智(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)、赵志刚(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、李雨乐(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)、张友江(tyc122cc太阳成)、钟欣衡(南京大学哲学学院)、苏仕超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、陈俪语(tyc122cc太阳成)等青年学者进行报告,并进行相互提问与答疑,促进学者们的观点碰撞与学术交流。
闭幕式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许斗斗主持,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陶火生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。陶教授在总结中指出,本次论坛既展现了生活哲学在理论层面的拓展潜力,也彰显了其对当代技术与文化挑战的回应能力。希望众参会者以此为起点,继续推动生活哲学的探索之路,为现代社会注入更多源于生活、面向生活、改善生活的哲学智慧。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界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,更为生活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(文:郭思语;图:杨玥;责任编辑:吴仪;初审:廖伟凯;复审:陈庆超;终审:许斗斗)